一、平台简介
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9年初获批建设,并于2024年11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实验室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围绕国家和安徽省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战略部署,以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需求,结合我校在安徽省“先进检测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控制科学与工程”省级学科重大建设项目、“皖江高端装备制造”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研究基础与特色,开展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和无人机等领域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的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
皖江高端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安徽省重大需求和皖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形成创新资源和要素的集聚体,建立系统化、整体性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与管理模式,推进资源合理配置与成果共享,实现跨单位、跨学科的联合攻关,提升核心创新能力。中心以电力电器高端装备、智能微网系统、智能机器人等装备制造为突破口,开展高端装备制造协同创新研究。
二、目标与宗旨
实验室与中心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建设方针,为充分发挥平台在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领域的积极作用,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开展领域内高水平研究工作,现面向安徽工程大学以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设立开放课题,其目的是加强该领域国内外科研人员的交流,提高科研水平,把实验室与中心建成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基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
三、开放课题资助范围及指南
实验室与中心重点围绕以下研究方向设立开放基金:(1)高端装备复杂系统建模、控制与优化;(2)新能源汽车驱动控制与智能网联;(3)工业机器人控制与智能制造;(4)无人机飞控与低空智联;(5)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2025年度优先支持研究课题请参阅《2025年度开放课题指南》(附件1)。
四、开放课题申请条件
1、申请人应具备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
2、申请人应具有与实验室和中心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背景。
3、2025年度开放课题优先资助校外申请人,每个课题须有实验室和中心固定研究人员作为课题合作人。课题合作人由实验室和中心指定,协助校外申请人开展研究并代理完成课题材料提交等工作。
4、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受理申请:申请者已承担一项实验室或中心开放课题,且尚未结题;申请书填写不符合要求;研究内容不符合资助范围;申请人有学术不端行为。
五、开放课题申报及审批程序
1、申请开放课题必须按规定填写《2025年度开放课题基金申请书》(附件2),经申请人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将签字盖章后的申请书彩色扫描件(PDF格式)和Word电子版提交至实验室指定邮箱(详见联系方式),申请书纸质版由申请人妥善保管,待项目立项后与计划任务书纸质版共同提交。
2、开放课题经实验室和中心学术委员会评审同意资助后发布实施。获批资助的课题负责人根据批准经费、研究期限和评审意见,认真填写《项目计划任务书》,经所在单位审核盖章后,报送实验室与中心,作为拨款和考核依据。
3、2025年度开放课题优先资助预期成果满足以下结题要求之一的项目:
(1)申请人与课题合作人联合获批省部级科技奖(或一级学会科技奖)二等奖以上一项,课题合作人一等奖排名前五或二等奖排名前三,安徽工程大学一等奖排名前三或二等奖排名前二。
(2)申请人与课题合作人联合申请国家级科技奖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项。
(3)申请人与课题合作人推动实验室和中心参与国家级科研平台共建。
4、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3日。开放课题研究期限为两年,起止时间为2025年10月1日至2027年9月30日。
六、开放课题经费管理
1、每项课题资助金额为人民币5万元左右,具体金额根据项目申报情况和平台经费情况浮动。
2、课题经费分两次拨付至申请人所在单位,项目获批后拨付60%资助经费,项目结题后拨付40%资助经费。
3、资助经费主要用于与项目相关的科研业务费,按项目计划任务书中经费预算合理使用。
4、项目依托单位须对项目经费单独建账管理,确保项目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一经发现,将终止资助。项目验收时须出具项目经费实际支出情况决算表,经费决算表须通过项目依托单位的财务部门审核,并加盖财务公章。
七、开放课题的开展及结题管理
1、课题获批资助后,项目申请人按要求提交项目计划任务书并开展课题研究。课题开展过程中,实验室与中心将结合项目进展、成果等情况对资助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对于未按计划进行或未达到结题要求的课题,实验室与中心负责人有权调整课题资助额度或中止课题资助。
2、课题完成并达到结题条件后,课题负责人须向实验室与中心提交课题结题材料。实验室与中心学术委员会将对开放课题完成情况进行评议,对符合结题要求的课题给出结题意见。
八、研究成果的标注及归属
1、开放基金资助课题取得的成果,归实验室与中心和课题研究人员所在单位共有,成果鉴定和报奖由实验室与中心和课题研究人员所在单位共同办理。
2、开放课题研究成果根据项目资金来源,须分布标注:“本研究由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工程大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编号)”或“本研究由皖江高端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编号)”。英文标注:“Supported by the Open Research Fund (Grant No. XXX) of th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Perception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of High-end Equipment(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或“Supported by the Open Research Fund (Grant No. XXX) of Wanjia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High-end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3、开放课题成果所属单位标注:“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工程大学,芜湖,241000”或“皖江高端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工程大学,芜湖,241000”。英文标注:“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Perception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of High-end Equipment(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Wuhu, China, 241000”或“Wanjia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High-end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China, 241000”。开放课题基金资助发表论文须将实验室或中心标注为第一单位,未按要求标注的不予以认可。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余老师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8号安徽工程大学A座 605室
电子邮箱:yunuo@ahpu.edu.cn
邮编:241000
十、声明
本通知未尽事宜由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皖江高端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负责解释。
十一、附件
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皖江高端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2025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