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申报推荐方案
发布人:赵广香  发布时间:2025-05-08   动态浏览次数:10


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关于开展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学院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工作,现将有关申报推荐方案通知如下:

一、总体原则

1、学院将申报指标按照各专业学生人数分配到各个系部,其中电工电子学教学部、实验中心单独切块,由系部组织推荐。专业系部推荐的项目,负责人必须是本系部学生;电工电子学教学部和实验中心推荐的项目,负责人可为我院任意专业的学生。各系部推荐指标分配情况见附表1

2、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积极组织低年级学生申报,主动与指导老师对接,真正发挥“大创”项目的学生培养功能。

3、项目推荐可参考学校评审依据,既要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又要充分考虑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

二、时间安排

158~513日,各系部与学生对接,项目负责人于2025516日前登录大创项目管理系统填写申报内容后“暂存”,并导出《项目申报书》报送第一指导教师审阅系统暂不提交,便于继续修改项目内容。系统会对部分项目申报条件进行校验,请按照提示填报。

若项目有企业导师参与,请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外指导教师情况表》(见附件),联系学院添加企业导师信息后,方可继续填报,

2. 517~518日,指导教师线下审阅,系统中暂不审核。指导教师指导修改后,请提醒项目负责人进大创管理系统修改完善。

3. 2025519日前,项目的负责人提交项目材料,导出《项目申报书》,指导老师签字后,交学院留存,无需上传系统。        

4. 2025520日前,第一指导教师进大创管理系统审核通过。

5. 2025522日前,单位管理员在系统中完成审核并导出《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汇总表》核对,核对无误后,学院对各系部推荐结果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推荐至学校评审。

三、相关要求

1.项目可来源于学生自主项目、学科竞赛项目、教师科研项目、横向项目等,项目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具有创新性或明显创业教育效果。鼓励将“大创计划”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相结合,或依托“大创计划”项目进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挑战杯”等学科竞赛的前期培育。

2.项目团队成员须为我校全日制在读学生,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包括项目负责人),每位学生本年度只能参与1个项目,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组建团队;其中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成员要求为本科在读学生,原则上以一至三年级本科学生为主。

3.项目导师应具有较高学术造诣、较好创新性成果,热心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成长。每个项目导师不超过2位,第一导师要求为我校在职教师、且同一年度指导项目不超过1项。国家级项目第一导师须为中级及以上职称,其他项目至少有一位导师为中级及以上职称。往年指导大创项目延期超过1年仍未结题的老师,原则上不得参与此次项目指导工作。创业实践项目原则上应有1名企(行)业专家作为第二导师。

4.往年已经立项的项目不得以相同或者相近选题继续申报。

5.学校不再单独划拨项目建设专项经费,由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落实。

附表1

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各专业推荐指标

专业(系部)

总指标数

其中国家级

自动化

14

4

电子信息工程

13

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8

3

通信工程

9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1

3

电气中外

7

2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6

3

电工电子学教学部

5

2

实验中心

5

2

合计

78

26


说明:

1)各系部必须按照统筹下达的指标数等额推荐。

2)如果总指标数不能完成,国家级指标将会按比例缩减。

3)指标数仅是对项目负责人所在专业的约束,项目组成员可以是我校任意专业,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合作项目。


电气工程学院

20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