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简介
控制工程以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为基础,以系统为主要对象,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传感器和执行器等部件,运用控制原理和方法,组成系统,通过信息与能量/物质的转换,以达到或实现预期的目标。控制工程领域涉及工业、农业、军事、社会、经济、环境、金融、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等几乎所有的国民经济和国防领域,与国家的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航空、航天、航海、电子、机械、化工、能源、现代农业、交通、现代物流、现代制造业及生产系统,工程施工及生产系统,经济、金融、社会系统的分析、决策和管理等领域或行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校“控制工程”领域2009年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开展建设。“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2014年获批安徽高校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和安徽工程大学校级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现有“电气传动与控制”和“检测技术与节能装置”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皖江高端装备制造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该学科现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12人、副高技术职称教师2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近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等纵向科研课题50余项,企业产学研合作课题10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共4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0余篇。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在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工程设计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规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备工程思维,掌握系统和控制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善于将系统和控制科学中反馈、优化、融合、集成的理念用于工程实践;品行端正,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掌握控制工程领域坚实基础理论、系统专门知识和方法论,能够独立解决较复杂科学与工程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1、具有从事本工程领域工作的才智、涵养和创新精神,掌握本工程领域相关的知识产权、工程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2、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人文素养;
3、掌握扎实的控制工程原理、工程技术和本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控制工程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本工程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规;
4、具有本工程领域扎实的自动控制、信息、电子和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系统的针对不同研究方向和工程实践应用的专业知识;能通过检索、阅读等一切可能的途径快速获取符合自己需求的知识,了解本工程领域的热点和动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5、应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发现控制工程领域项目、规划、研究、设计与开发、组织实施等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并通过实践加以解决;能够在工程技术发展中善于创造性思维、勇开开展创新试验、创新开发和创新研究。
6、具有良好的协调、联络、技术洽谈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够在团队和多学科工作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高效地组织与领导实施科技项目开发,并能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主要研究方向
1、运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新能源技术与系统集成;
3、先进传感与检测技术;
4、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
四、学制、学习年限及毕业学分
全日制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两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授予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毕业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5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5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五、课程体系、必修环节及学分要求
安徽工程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必修环节、专业实践设置表(按照有关教指委要求进行增减)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时/学分 | 备注 | |
学 位 课 程 | 公共学位课 | 科技英语阅读 | 1 | 30/1 | 必修5学分 |
实用英语写作 | 1 | 30/1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1 | 36/2 | |||
自然辩证法 | 2 | 18/1 | |||
专业学位课 | 矩阵理论 | 1 | 36/2 | 必修≥10学分 | |
线性系统理论 | 1 | 36/2 | |||
智能控制理论 | 1 | 36/2 | |||
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 | 1 | 36/2 | |||
计算机控制技术 | 1 | 36/2 | |||
非
学
位
课
程 | 公共选修课 | 知识产权 | 2 | 20/1 | 必选 |
工程伦理 | 1 | 18/1 | |||
人文素养 | 1 | 16/1 | |||
专业选修课 | 专业外语 | 1 | 18/1 | 分专业必选 | |
数值分析 | 1 | 36/2 | 必修≥6学分 | ||
控制理论发展综述 | 2 | 36/2 | |||
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 | 2 | 36/2 | |||
自适应控制 | 2 | 36/2 | |||
鲁棒控制理论与方法 | 2 | 36/2 | |||
运动控制系统的先进控制策略 | 2 | 36/2 | |||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 2 | 36/2 | |||
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 | 2 | 36/2 | |||
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系统 | 2 | 36/2 | |||
现代计算机网络 | 2 | 36/2 | |||
网络控制系统及应用 | 2 | 36/2 | |||
小波分析与应用 | 2 | 36/2 | |||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 2 | 36/2 | |||
现代传感器技术 | 2 | 36/2 | |||
信息融合理论与技术 | 2 | 36/2 | |||
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 | 2 | 36/2 | |||
光信息处理技术 | 2 | 36/2 | |||
DSP技术及应用 | 2 | 36/2 | |||
VHDL与FPGA技术及应用 | 2 | 36/2 | |||
虚拟仪器技术及应用 | 2 | 36/2 | |||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 2 | 36/2 | |||
人工智能 | 2 | 36/2 | |||
现代控制工程 | 2 | 36/2 | |||
补修课程 | 自动控制原理 | 1 | 36/2 | 由导师指定同等学力、跨学科专业学生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 |
计算机原理 | 1 | 36/2 | |||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 1 | 36/2 | |||
信号与系统 | 1 | 36/2 | |||
课程考核要求:学位课考试;非学位课考试或考查 | |||||
必修环节 | 学术活动 | 1-3 | 1 |
| |
论文开题及文献阅读综述 | 2 | 0 | |||
论文中期检查 | 3 | 0 | |||
社会责任 | 1-4 | 2 | |||
专业实践 | 研究生创新实验 | 60/3 | 按照指导意见 | ||
综合实践 | 3 |
六、必修环节
1、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包括学术讲座、组织和参与学术讨论、作小型学术报告等,参加全国学术活动1次以上或学校组织的学术活动5次以上,计1学分。学生凭学术活动考勤卡、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的邀请函和大会报告证明,统一到学院研究生秘书处登记获得该学分。
2、论文开题及文献阅读综述: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在第二学期末提交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工程实践,必须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开题报告的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一般应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本工程领域的基础和专业课教材一般不应列为参考文献。开题报告经开题报告考核小组审议通过,学院审定后报研究生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按照研究生手册相关规定执行。
3、论文中期检查: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在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中期检查以报告会的形式进行,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参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期检查的具体要求按照研究生手册相关规定执行。
4、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学分参照《安徽工程大学大学生社会责任学分认定标准》执行,每学年1学分。
七、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必备过程。通过专业实践应达到:基本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生要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对研究生专业实践实行全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为第一导师,企业导师为第二导师,专业实践阶段由双方导师共同指导。
实践形式可多样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
专业实践一般分为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两部分。课程实践一般在校内实验中心、工程中心和研究中心研究室(所)等单位完成,主要进行专业课程实践和科研技能训练,课程实践合格者记3学分。综合实践一般在研究生校外实践联合培养基地,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工程实际岗位,主要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综合实践合格者记3学分。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也可合并进行,实践结束时所撰写的总结报告要有一定深度、独到的见解,实践成果直接服务于实践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高效生产。
专业实践应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能够反映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取得的成效。
八、科研与学位论文
(包括: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要求、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
1、主要目的: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具有创造性研究成果或在研究工作中具有新的见解,并据此申请硕士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新见解或新方法,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基本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硕士生论文工作按《安徽工程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执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控制工程领域的软科学论文,如调研报告、工程/项目管理等。
学位论文工作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深度,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学位论文的正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科研问题或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立见解;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概念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字通畅、图表清晰、概念清楚、数据可靠、计算正确。
3、论文选题及内容:
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课题应来源于企业,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可涉及控制工程领域系统或者构成系统的部件、设备、环节的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特别是针对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的新系统、新装备、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软件的研发。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也可以是某一个大项目中的子项目,且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与创新性。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具有多样性特点,学位论文可以具有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五种不同形式及内容。
产品研发:是指来源于控制工程领域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了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内容包括绪论、研发理论及分析、实施与性能测试及总结等部分
工程设计:是指综合运用控制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从事的设计。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数据准确,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同时符合技术经济、环保和法律要求;内容包括绪论、设计报告、总结及必要的附件;可以是工程图纸、工程技术方案、工艺方案等,可以用文字、图纸、表格、模型等表述。
应用研究:是指直接来源于控制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控制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内容包括绪论、研究与分析、应用和检验及总结等部分。
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控制工程领域一次性大型复杂工程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事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控制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控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控制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内容包括绪论、理论方法综述、解决方案设计、案例分析或有效性分析及总结等部分;要求就本领域工程与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对国内外解决该类问题的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方法及相关领域的方法进行分析、选择或必要的改进。对该类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设计,并对该解决方案进行案例分析和验证,或进行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
调研报告:是指对控制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包括绪论、调研方法、资料和数据分析、对策或建议及总结等部分。既要对被调研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又要调研该命题的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
4、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答辩、毕业等要求:
为了确保硕士学位研究生能够按照培养计划如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设计),且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设计)质量,在入学后第二学期末,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证工作;课题的题目(范围)、课题的类型、课题的来源,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初步见解、预期达到的结果以及选定该课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为加强管理、规范过程、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在第三学期末进行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论文中期检查以报告会的形式进行,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参加;对于中期检查认为符合论文计划的可以按论文计划继续进行硕士论文工作;对于中期检查认为论文进度不符合论文计划的,须提交书面的整改报告(导师签字),经学位点和学院学位分委员会批准后可继续进行硕士论文工作;对于中期检查认为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原计划不符的,应立即终止研究,重新组织开题论证,在论文评审和学位授予时要严格掌握;对无正当理由,未经学校批准,擅自不参加论文中期检查的研究生应终止论文工作,停止业务经费的使用,并推迟接受学位申请。
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生论文工作按《安徽工程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执行。
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按有关文件的要求评价其毕业时达到的科研能力与水平。具体要求是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具有以下至少一项科研成果:
(1)在专业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或录用与毕业论文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或在二类及以上学术期刊上以第二作者(导师必须为第一作者)发表或录用与本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或以主编或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至少1部;
(2)以第一发明人(或者第二发明人,导师必须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毕业论文课题相关的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至少1项,或进入实审的发明专利至少1项;
(3)获得与毕业论文课题相关的市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或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
(4)作为主要参与人(排序前5)参加的与毕业论文课题相关科研成果获得市科技局及以上部门组织的成果鉴定会,并获得省内领先的评价;
(5)由导师组(至少5名导师,其中至少有1名校外高级职称专家)出具的能证明该学生达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鉴定意见。
论文须有2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评阅,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情况;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名单由学位点和所在学院协商提出,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备案。答辩委员会由3-5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具有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校外专家担任。答辩会要以公开方式举行,并做到学术民主,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对是否建议授予学位,以不记名投票表决,经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与会委员的赞成,方可通过。决议书经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实行全日制培养。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入学后1.5学期内在校内完成;其它课程和专业实践可在入学后1.5-3学期内在企事业单位、工程中心或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完成。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为第一导师,企业导师为第二导师。校内导师是第一责任人,在硕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负责课程学习阶段和学位论文阶段,专业实践阶段由双方导师共同指导。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