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徽省先进检测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基金项目申请的通知
发布人:钱涛  发布时间:2025-08-25   动态浏览次数:10

安徽省先进检测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08年经安徽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建设,并于2024年在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和安徽工程大学指导下完成实验室重组。重组后,实验室致力旨在结合国家和安徽省的科技发展战略,瞄准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中检测与感知的科学前沿,攻克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解决制约相关产业升级的卡脖子技术。为提高实验室的学术水平,增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本着“创新、求实、开放”的理念,实验室特设开放研究项目基金,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踊跃申请实验室的开放基金项目。

一、目标与宗旨

为了吸引、聚集国内外优秀学者开展领域内高水平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研究工作,实验室面向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开放基金项目,其目的是加强该领域国内外科研人员的交流,提高科研水平,把本实验室建成为该领域科学研究活动基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

二、申请条件及资格

1、申请人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和研究人员。

2、申请人应具有与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背景。

3、根据《安徽工程大学科研育人实施方案》,发挥科研平台的育人作用,本项目接受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参与项目申报。

4、安徽工程大学校外申报人员,须有安徽工程大学人员参与研究,并指定一名校内人员作为项目通讯人,申请者同时参加的研究课题不能超过两项。

5、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受理申请:申请人主持本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尚未结题;申请书填写不符合要求;研究内容不符合选题方向;申请人有学术不端行为。

项目资助方向

本年度实验室开放基金申报选题需要符合以下研究方向:

1. 面向数据融合的机器人感知技术研究

1)聚焦自主机器人复杂环境下多源数据融合的环境感知技术,为提升机器人在高风险环境中的作业能力和复杂环境下的智能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助力矿山等复杂场景中特种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

2面向复杂动态环境下人形机器人感知精度不足和运动控制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感知与智能控制算法实现高精度环境理解与全身协调控制,形成具备复杂场景感知、灵巧操作与稳定行走能力的技术方案。

2. 面向低空经济的无人机感知技术研究

1)聚焦无人机在低空空域中的智能感知与高速通信能力,设计适应低空环境的感知与通信方案和技术,支持无人机在低空环境中的实时数据传输和智能环境感知,以助力低空经济的产业化应用和发展。

2聚焦低功耗可重构无人机主控与智能感知控制技术,形成优化的无人机主控与感知控制系统,推动其在农业植保、病虫害监测、航拍数据采集分析等智能化民用领域的应用。

3. 面向新能源汽车的电机驱动及控制技术研究

1面向恶劣环境下稀土永磁电机的励磁可靠性差和位置传感器易损问题,通过新型励磁拓扑和智能估算系统实现高可靠驱动,形成适应高温、强振动等极端环境的驱动解决方案,为特殊工况装备提供核心动力支撑。

2)面向永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存在噪声大、带速重投性能不足等问题,通过优化永磁电机位置估算模型与噪声抑制策略,提高永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在全速域内的带速再启动性能,增强系统鲁棒性。

项目研究期限

2025101日至2027930日。

资助金额

1. 设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重点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为人民币5万元,一般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为人民币2万元,学生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为0.3-0.5万元。申请经费原则上不超过本通知所列的参考经费,具体经费安排按照竞争择优确定。申请人按照课题研究计划提出经费使用预算,按照安徽工程大学相关财务规定使用。

2. 受资助者无故中断研究工作,应退赔已使用经费。确因客观原因,课题无法按期完成,经承担着提出申请,经实验室同意后适当延长研究期限。

申报受理要求

凡申请者请认真阅读《安徽省先进检测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和管理办法》,填写《安徽省先进检测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经申请人所在单位应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一式一份寄往实验室指定地址(详见联系方式),同时提交电子版(word格式)至实验室指定邮箱(详见联系方式)。无需任何评审费用。

申报受理时间

开始受理日期:2025827日;

受理截止日期:2025917日。

八、结题条件

1. 重点项目:需要在中国科学院一区期刊(非OA、非预警)发表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论文不少于1篇(实验室作为第一单位),或授权发明专利2项(安徽工程大学作为第一权利人),或联合获批省部级科技奖(或一级学会科技奖),或联合申报国家科技奖(注:以上成果要求均为或的关系,满足其一即可)。

2. 一般项目:需要在SCI源刊(非OA、非预警)发表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论文不少于1篇(实验室作为第一单位),或授权发明专利1项(安徽工程大学作为第一权利人)(注:以上成果要求均为或的关系,满足其一即可)。

3. 学生项目:研究生需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指导老师一作)在一类期刊发表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论文不少于1篇(实验室作为第一单位);本科生需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指导老师一作)在类期刊发表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论文不少于1篇(实验室作为第一单位)。

4. 其他项目成果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认定,达到开放课题设定目的与要求的,也可以用于项目结题。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13016385995

邮箱:keylab@ahpu.edu.cn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北京中路8号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邮编:241000

十、声明

本通知内容及未尽事项由安徽省先进检测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负责解释。

十一、附件

附件1:安徽省先进检测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doc

附件2:安徽省先进检测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学生项目).doc

附件3:安徽省先进检测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和管理办法.pdf

 

安徽省先进检测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

(安徽工程大学)

2025827